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西服

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粉色m416皮肤友病逝 曾坦言无商业不能活

2018-09-09 03:52:47
[吴清友语录摘编]1、一个人无论走多远,肉身都是囚禁在自己的“狱”内,而阅读,是一种精神上的越狱。

2、诚品的到来对大陆意味着甚么?润物细无声。

我们希望诚品在无形之中分享最美好的体验,希望你到诚品来,可以看到世界、看到自己、看到东西方不同文化。

3、我们的营运模式是,把人文、艺术,以创意的情势融入生活。

如果诚品能对某些人有过好的、正向的影响,或许就够了。

诚品人都相信,善、爱、美,是人类内心共同的向往。

4、经营诚品有一个很重要的意念,是尊重,我们认为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值得尊重的。

现实生活很苦闷,但浏览具有治疗的功能,是抚慰人心的必要存在。

5、当我们没有酝酿出某种文化坚实基础的时候,奢谈文创产业,是刻舟求剑。

她会变成漂浮的,没有根的,不接地气的。

6、现代人生活忙碌,常常身欲静而心不止。

浏览之于诚品,是一种信仰,是人类非常必要的一种外部活动。

如果参与到内部的心灵活动里,会引起很多思维和想象的激荡,不管是跳跃的,还是沉淀的。

7、没有商业诚品不能活,没有文化诚品不想活。

诚品即便在最艰苦的年代里,也仍然举办、推动艺文活动,让读者遨游在艺术的滋养中。

这是诚品的基本核心价值、初衷所在。

8、生命是无常的,人是无名的。

我比较相信,一切都是因缘。

不知道是否天注定,没什么好遗憾,好自满。

只想恳切地去活着。

一个人无论走多远,肉身都是软禁在自己的“狱”内,而浏览,是一种精神上的越狱。

如果真像鲁迅话语中的“失掉的好地狱”——根本就无所谓“好地狱”,更无所谓“失掉”——的话,那末“逝去的好天堂”,大约还是有的。

对很多人来说,“天堂”,就是那些美好的书店。

把书店比作“天堂”,这类比喻多少有那末一点“陈词滥调”的意味。

但没办法,确切找不出比“天堂”更适合的说法了。

我为何能承受诚品书店亏损15年1950年代,我出身在台湾西南沿海,小时候是家里表现最差的小孩,但我得到非常多的爱,尤其是我的父亲,他给了我这一生最伟大的营养。

那个年代,台湾很贫困,父亲经历了非常大的风波。

但是,他在我心目中是一位伟大的父亲,也是一位伟大的爱人。

他把生命定为“留得清白在人间”,虽然没有钱,但很有骨气,希望他的小孩将“诚”字作为生命的信仰,“财物有时而尽,惟有‘诚’字是毕生受用不尽的”,所以我有机会成家立业,所有公司全部以诚为始。

我经历了年少的贫困,但运气很好,工作十几年积累了很多财富。

1980年代左右,我经营一家小公司时,读到一本《灵机实务》。

通常,公司做年度计划都会沿用去年业绩,但这本书讲了一个新的概念:当你做一个新计划,可不可以把一切想法归零再去考虑呢?它让我自问两个问题:1、不做原来的行业,我做甚么?第二,生命归零,我又期待什么?我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,而手术在当时是很危险的。

这就逼迫我思考生命的问题,重启了一段旅程。

诚品书店不是商学院的好案例经过诚品赔钱的15年,我最少看到了自己对生命态度的恳切。

在病痛之中,我的内心非常迷离。

就在这个因缘中,《弘一大师传》和史怀哲(Albert Schweitzer)先生的《

学ui设计

thinkphp教程

React.JS教程

推荐阅读
图文聚焦